胸痛中心建设手册(三)
投票成功

2022-04-24

608

0

分享

全「心」承诺  胸痛中心建设手册 PART3    Version:20190616.02

引言:为了进一步帮助医院在胸痛中心认证过程中规范流程、提升服务能力,丹麦雷度经过潜心整理,将胸痛中心建设相关内容集结成册,特此与大家分享交流。上一期介绍了胸痛中心认证的标准与要求,本期将为大家详细分解胸痛中心的建设流程。

六、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1. 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

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明确各委员职位及职责并制定承诺函。

丁香园-CPC手册Vol.03250.png

2. 网站注册,成为会员

登录网站 www.chinacpc.org 填写医院信息并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扫描件或照片完成机构注册。

丁香园-CPC手册Vol.03322.png

3. 制定胸痛中心相关规章制度

如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规范胸痛中心的运行。

4.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认证前至少在云平台上 http://data.chinacpc.org/有 6 个月的数据。认证要求对所有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录入不低于 75%,ACS 病例录入为 100%。如果数据不足 6 个月,建议补填。

丁香园-CPC手册Vol.03495.png

4.1 先对 STEMI 病例根据病例进行补填,尤其是做了急诊 PCI 的病例进行认真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急诊 PCI 手术量、D2B 时间、FMC2B 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溶栓人数与比例等。

4.2   其次对 NSTEMI/UA 患者数据进行补录,尤其对做了紧急 PCI 患者进行重点补录。

丁香园-CPC手册Vol.03643.png

4.3   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例进行补录。

4.4 对其它胸痛患者适当选择录入。

从即日起,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对每天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要及时进行填报。

5. 流程制定及优化

5.1 根据患者来源分类有四个主要通道,具体包括:自行来院患者,120 转运患者,基层医院或其他非 PCI 医院转院患者,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每个通道每个重要的病种都有对应的流程。

丁香园-CPC手册Vol.03846.png

5.2 根据病种分类主要有 STEMI, NSTEM/UA,以及其他非 ACS 患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丁香园-CPC手册Vol.03925.png

5.3 在定义流程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

5.4 在有主要参与方参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心医院的核心流程图(推荐使用 Visio 画图工具)。制定流程时应当考虑简化步骤、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点、优化配置等要素。制定好的流程应当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

丁香园-CPC手册Vol.031073.png

5.5 将制定好的核心流程以会议培训、印刷材料、上墙张贴等形式,对主要参与方进行相关流程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流程培训。

5.6 运行制定好的流程 3-6 个月后,在相关会议上讨论运行效果,评估手段可以包括重要时间点趋势图分析,典型病例分析等,同时鼓励流程相关人员针对运行流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能够通过流程解决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根据讨论结果优化流程,并及时将新流程投入运行。每隔一段时间,如此反复,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

丁香园-CPC手册Vol.031306.png

6. 时钟同步

制定相应制度确保院内时钟统一,并安排专人负责。

丁香园-CPC手册Vol.031341.png

7. 院内外标识

改进院内外现有标识指引,方便引导患者尽快找到医院急诊科。

丁香园-CPC手册Vol.031382.png

8. 与 120 机构及网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胸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与院前急救系统,基层网络医院的配合 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落实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培训,提高整体区域救治水平。

9. 会议及培训

9.1 定期举行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病例讨论会,共同促进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9.2 针对院内医护人员、120 医生、基层及网络医院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逐步开展培训。(所有的会议、培训,建议尽可能保留资料讲稿、会议记录、签到表、照片等)。

丁香园-CPC手册Vol.031611.png

《胸痛中心建设手册》持续更新中,下一期将与大家分解具体的应制定流程与应实施培训目录,更多干货整理分享敬请关注!